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简称计算所)创建于1956年,是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综合性研究的学术机构。计算所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并形成了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发基地,我国首枚通用CPU芯片也诞生在这里。
计算所是我国计算机事业的摇篮。伴随着计算所的发生发展,先后为国家培养了几百名我国最早的计算技术专业人员,在这里工作或学习过的院士有二十余位。随着学科与技术发展,从计算所陆续分离出中科院微电子学研究所、计算中心、软件所和网络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以及联想、曙光等高技术企业。六十多年来,计算所在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计算所响应中科院“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计划,充分利用现有科研资源开展科普工作,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在现代科学技术普及方面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充分调动研究所资源建设“计算的脚步”展厅,从2016年开放至今,每年接待约1万名参观者。
“神计妙算”是计算所在长期开展科普工作的过程中凝练打造出来的一个科普品牌活动。“神计妙算”品牌已应用在计算所举办的公众科学日、科普夏令营、科普直播等多种科普活动中。
计算所的科普工作也获得多项科普荣誉,其中王元卓研究员2019 年入选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沈哲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先进个人、中国科学院“十三五”科普工作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