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中,随时刹车,请保持两米车距。”一辆辆头戴激光雷达、12个摄像头、14个超声波的无人小货车正在井然有序地进出货舱,变成了快递小哥的“得力助手”。昨日,北京科技报记者跟随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新质生产力看北京”主题采访来到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感受“智慧通行”在人工智能助力下的“中国方案”。
成本降低50%,自动驾驶正在开启全新的数字化物流服务
据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量完成15.1亿件;如今,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1500亿件大关,16年时间,我国快递业务翻了100倍。快递行业对人力的需求迫在眉睫,数字时代的到来也让补充运输资源缺口有了新的方向。
“从第一代到第五代,新石器产品的设计时速已经从5公里每小时提升到50公里每小时,装载量逐渐增长到6立方米,制造成本从几十万下降到7万左右,这种低成本的无人配送方式让快递员的派送效率提升2-3倍。”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张卫玲介绍。
据了解,新石器无人车中使用了公司自研了基于基于时序信息的融合BEV大模型技术,并且以视觉感知为主,在降低对于激光雷达传感器等依赖基础上还能够实现更好的感知性能。在硬件方面实现了分布式架构到域控式架构到中心算力架构的跨越发展,使得每代车在实现30%以上降本的情况下还能够获得三倍性能得提升。中央集成模组以及模块化车辆平台,让无人车能实现30秒内换新,变成酒店内的无人接驳车、无人贩卖机等无人运输设备,应用于不同的场景。
用数据闭环打造交付结果的螺旋式上升
汽车芯片是自动驾驶的“心脏”,而自动驾驶芯片的发展趋势是大算力和通用性。“我们产品主要解决的是在高阶智能驾驶领域,国产大算力芯片的稀缺性问题。”辉羲智能联合创始人杨玥介绍。
据了解,辉羲今年10月推出首款国产原生适配Transformer大模型的高性能自动驾驶芯片——光至R1,创下行业最快自研推出7nm大算力车规高阶智驾芯片的纪录。通过感知闭环和决策闭环构建FSD级别的数据闭环,不断收集数据、挖掘数据、训练、仿真、迭代来不断优化智驾模型,使智驾模型的功能呈现进行螺旋式上升的状态,助力高阶智驾极速量产。
目前,辉羲智能已获得亦庄产投、蔚来、小米、经纬恒润等多家产业巨头和投资机构的支持,并与主机厂建立了紧密合作。
感受“智慧通行”在人工智能助力下的“中国方案”
从新石器无人车智慧物流工厂到大族广场,4公里的距离,无人小巴用了大约15分钟。针对自动驾驶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创新发展,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主动探索,设立全国首个自动驾驶政策先行区,打造“自动驾驶友好型”政策营商环境,在全国率先发布早晚高峰测试、异地测试互认、无人配送车上路、商业化服务试点、高速公路测试、无人化运营等多项创新政策。
目前,市民出行已常态化使用APP进行“打车”,旅客可以预约大兴国际机场自动驾驶接送机等服务,无人清扫车已开始上路运行,无人巡逻车已辅助公安部门上路进行日常执勤,京津冀高速已实现自动驾驶卡车的货运测试运行。截至目前,示范区已有超30家车企的800余台自动驾驶车辆运行,累计自动驾驶里程超过3000万公里。(记者 裴萌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