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实施首都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是北京落实中央和国务院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号召,对全市各方面工作的全面要求。北京是全国科技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建设好首都区域创新体系、提高首都自主创新能力是关乎首都建设和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工作。
    要使科技创新为首都创新型城市建设发挥更加强大的动力作用、变科技资源的优势为首都发展的竞争优势,核心是要深层次地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以科技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为主线,带动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政府主管部门一方面要切实推进科技管理改革,破除创新的体制障碍;另一方面要不断深入探索和把握企业自主创新的规律,引导全社会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创新机制。科技创新当前的重点是实现四个突破:突破机制瓶颈,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机制;突破路径依赖,强化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突破素质障碍,用科技手段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突破体制束缚,推动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实现上述目标和要求,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是关键。要充分发挥好科技计划、经费的“指挥棒”作用,引导全社会力量参与到首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来,力促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使科研攻关与促进首都发展 “挂硬钩”、“出实效”。为此,2005年,在全国现行科技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市科委启动实施了以经济社会目标为引领、以需求为导向、以技术领域为支撑的“科技工作主题计划”(以下简称“主题计划”)。实施主题计划的实质,是调整政府科技管理模式和科技计划体系的重心,实现由技术导向的科技管理方法向企业、市场和社会需求导向的科技管理方法的根本性转变。目前已经启动“重点产业技术竞争力提升”、“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科技”、“现代服务业促进”、“科技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循环经济”、“科技条件服务首都建设”、“推进科学技术普及”、“科技进步促进区县发展”等八个科技工作主题计划。
    实施主题计划的原则是“需求导向、主题引领、汇聚资源、领域支撑”。“需求导向”是指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实施要从首都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实事求是,有的放矢,2005年市科委在全市启动实施由29个相关委办局、18个区县、中关村科技园区、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40个细分行业、100多家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的“北京市科技需求调研”工作,此次调研工作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层次之深在全国也尚无先例,成为启动实施主题计划的重要基础;“主题引领”就是要紧紧围绕首都建设与发展的中心任务,按照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具体目标的要求来安排科技计划,把科技计划与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直接挂起钩来;“汇聚资源”就是根据北京资源丰富、中央机构林立的特点,科技管理部门要把职能定位在对资源的集成利用上,调动各方积极性,把他们引导到推动北京各项事业上来;“领域支撑”就是发挥北京各重点技术领域、学科的综合优势,按照技术领域有重点地开展工作。
    《北京市科技工作主题计划实施方案》是“十一五”时期指导主题计划组织实施的纲领性文件,是体现北京市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思路的具体工作方案。本书所含的八个主题计划,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提出需求和要求的八个主要方面分别进行设计,包括现状与需求分析、指导思想目标与原则、专题任务、工作推进方式、保障措施等内容,并明确提出了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实施的技术与经济社会目标要求、不同主题计划的项目准入条件、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具体方式等。主题计划实施方案将根据每年开展的全市科技需求调研以及首都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修订,以更好地指导“十一五”时期全市科技工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