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任务内容 任务来源 三季度进展
1 加快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聚焦能源、物质、生命科学等重点学科领域,推进跨领域、跨区域创新要素整合。推动人工智能、天地一体化等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在京落地。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2项 推荐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京东、灵汐科技等机构和企业申报国家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以自然语言为核心的语义理解研究”等58个重大项目由在京单位牵头实施落地。
2 加快打造梯次布局、高效协同的产业创新平台体系,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积极争取国家级创新平台布局。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3项 1.推动微芯院与科技部持续对接,按照科技部要求进一步细化完善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组织微芯院联合优势单位共同承接科技部区块链重点研发计划。
2.针对前沿生物技术创新研发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工作,按照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治疗精准性、“研发即生产”、“小批量多批次”的特殊性,调研荷塘生华、昭衍新药等企业,对接魏文胜、饶春明等专家后,正在形成创新研发共性技术平台建设的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平台的功能定位、建设主体、运行机制等内容,重点引进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人才,市区两级在资金、空间等方面给予配套支持。
3 充分发挥中央在京创新资源作用,推动各方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支持量子、脑科学、人工智能、应用数学等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加快布局建设光电子等新型研发机构。推动良乡高教园区、沙河高教园区入园高校建设新型研发中心。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4项
1.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加强团队建设。应用数学院在岗科研人员已达59名;量子院组建了342人的专兼职人员队伍以及18支科研团队,从海外引进高端人才50人,其中外籍15人。脑科学中心全职人员总数达351人,其中,高层次人才34人,包括首席科学家25名(4名外籍)、技术中心主任9名。
2.支持新型研发机构享受进口商品免税政策。经与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税务局等单位会商核定,向北京海关报送了第一批享受进口商品免税资格机构名单,包括北生所、量子院、脑科学中心、智源研究院、纳米能源所、应用数学院、干细胞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
3.市区两级部门联合推动良乡高教园区新型研发中心建设,重点推动方案相对成熟的北理工进一步修改完善建设方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会同市教委形成《关于拟认定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工程医学与创新应用新型研发中心的请示》,报请市政府审定。
4 统筹布局“从0到1”的基础研究,稳定支持数学、物理基础学科发展。推动建立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出资、共同组织国家重大基础研究任务的新机制,研究制定鼓励企业开展基础研究的政策。加强颠覆性技术、底层技术、通用技术创新,搭建硅基光电子、超表面微纳加工等公共技术平台,着力推动量子、人工智能、生命科技等前沿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在“卡脖子”技术领域有所突破。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5项 1.2022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申请工作顺利完成。后续评审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2.围绕数学、物理、生命科学、化学四个学科征集项目,配合国家基金委组织完成2021年度区域联合基金项目评审。启动联合基金项目申报工作。
3.梳理有成果转化对接意愿的国基金优秀成果,52项纳入基础研究成果数据库和“京创源”小程序。
4.推动量子、人工智能、生命科技等关键技术攻关。量子信息方面,超导量子计算方面实现随机电路采样单比特门的并行优化。拓扑量子计算方面在InAs-Al纳米线器件中观测到量子化零能峰到零能谷的演化。
人工智能方面,推动超大规模智能模型“悟道2.0”生态发展,基于“悟道”大模型研发的“冬奥手语播报数字人”将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投入应用,可提供全流程智能化的数字人手语生成服务,方便听障人士收看赛事专题报道;OPPO小布助手依托“悟道”大模型研发出“智能生成式回答系统”,单条回答的建设成本降低了99%,凸显了大模型的应用潜力。
5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在量子、新型存储等领域挖掘和支持一批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推动大中小企业针对产业、区域共性技术需求开展联合攻关并加速研发应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6%左右。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6项 1.对《促进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进行修改完善,实施“筑基扩容”“小升规”“规升强”三大工程,稳定企业在京发展。组织开展2021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共公布六批572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2.在新型存储领域,聚焦RRAM、MRAM等新型存储器件核心技术攻关,支持新忆科技完成40nm 4Mb RRAM芯片流片,支持北航赵巍胜团队完成两款基于MRAM存算一体芯片的设计工作,并成功投片。在量子信息领域,推动量子院与光大科技、玻色量子等企业合作,共同推进量子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3.完成2021年度颠覆性项目征集和部分环节的评审工作。共征集医药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领域项目273项,已完成项目初评和现场答辩工作,17个项目进入到专委会评审和尽职调查环节。4.发布强链工程首批技术需求榜单,其中8项技术需求发榜单位完成联合协议签署,组建形成创新联合体,开展实质研发。征集储备第二批技术需求。5.推动国家电投、国网公司等央企建设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平台。目前北京市国家电投清洁能源融通创新发展平台入驻企业近20家。6.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数据为年度指标,三季度预计保持在6%左右。经与市统计局沟通,三季度大中型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增速同比为27%左右。
6 中关村科学城要深化创新体制改革,精心做好创新企业服务,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提高研发国际化水平,推进南区提质增效,加快北区建设发展,打造东升科技园二期和三期等一批产业园区,做强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战略长板。加快落地一批高精尖项目,吸引一批高科技人才。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7项 1.组织我市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围绕人工智能、信息科学等领域,开展高层次人才计划申报工作。2.启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政策试点工作,印发实施《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政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减流程、减材料、减时限,可实现企业随申请、随认定、随报备。积极落实市发展改革委《2021年度市区两级领导联系企业工作方案》,我委作为行业管家企业共29家,其中5家企业列入市领导联系重点企业,24家企业由我委局级领导负责联系,目前,已形成我委联系走访企业工作方案。3.区块链方面,举办2020中关村论坛区块链与数字经济发展论坛。推动微芯感知与建设银行在海淀成立北京商银微芯科技有限公司,深化长安链在供应链金融场景应用,探索建设面向金融领域的新型数字经济基础设施。量子信息方面,超导量子计算方面实现随机电路采样单比特门的并行优化。拓扑量子计算方面在InAs-Al纳米线器件中观测到量子化零能峰到零能谷的演化。人工智能方面,推动超大规模智能模型“悟道2.0”生态发展,智源研究院正在发起成立“中关村悟道智能模型创新联盟”,联合开展大模型和应用研发,推动构建智能大模型开放生态。
7 怀柔科学城要着力培育创新创业生态,编制完成怀柔科学城控规、城市设计导则,加快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十四五”规划落地,加快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子午工程二期(包括国际子午圈)和5个第一批交叉研究平台科研设备实现试运行,同步建设住房、交通、公共服务等配套项目,推进一零一中学怀柔校区扩建等项目,做好“科学+城”文章。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8项 积极配合市发展改革委,研究《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科技研发平台管理办法》,2021年6月,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理事会办公室印发《管理办法》。推动大设施加快建设,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落成启用。“十四五”大装置通过国家复审的2个优先建设项目和2个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项目中,拟落地怀柔科学城的包括人类器官生理病理模拟装置(优先建设)、飞秒激光驱动多束流综合设施(储备)、太阳能高效转化重大设施(储备)。
8 未来科学城西区要推进生命科学园三期开发建设,加快实施生命技术赶超工程,全力推动医药健康领域重大项目落地;东区要盘活存量空间资源,引进多元创新主体,置换引入航天科技等项目,大力推动国际先进能源产业集聚。办好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9项 能源谷方面:国家电投二期、中石油A19地块履约监管协议签订,国家电投、中国石油两项目建设方案已经未来科学城审议通过。航天科技集团、兵器工业履约监管协议已签订。由国家电投中能融合公司牵头成立的北京能源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正式注册落地,能源数字产业园一期正式运行,北京天泽智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瑞恒(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信创高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等三家能源领域的公司与产业园签约,正式入驻产业园。2021年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再未来科学城举行。
生命园:三期控规已完成公示并通过专家评审,市规自委正在履行审查流程。三期宅基地拆迁腾退工作基本完成,A地块中部分地块已上市。新生巢公司首批运营载体完成公共区域装修,储备全球招商项目24个,18家企业已入驻,签约引入美国赛默飞共享实验室,实验室已通过竣工验收。
9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做好扩区后战略性产业布局,搭建创新成长计划企业库和创新伙伴计划机构库,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先导基地,积极承接“三城”及全球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完成150项成果转化项目,加快信创园建设,打造高精尖优势产业集群,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10项
与“三城”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先导基地、签署加强创新联动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三城一区”合作对接机制。会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等单位组织召开“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统筹协调与服务平台‘三城一区’系列项目路演”“火花活动”“科技成果直通车”等27场次,共推介150余个项目,累计2000余人次参会。启动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专项推荐工作,经济开发区共推荐3个项目。支持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先导基地,挂牌6个先导基地加速区,转化落地“三城”科技项目135项。推动经济开发区与中关村技术经理人协会、中关村创业生态发展促进会签署《成果转化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技术转移机构与孵化器建立合作机制,提升技术转移和孵化服务能力。
10 抓好顺义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围绕整车项目打造新能源智能汽车生产基地,加快建设第三代半导体特色园区,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11项 围绕整车项目打造新能源智能汽车生产基地,理想汽车全球旗舰工厂落户顺义区,依托原北京现代一工厂厂房和土地资源,打造数字化、柔性化智能制造工厂,开展整车、核心零部件、自动驾驶等关键技术研发,项目计划2023年投产。
9月25-28日,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顺义举行,其中顺义区联合美团举办“城市复杂场景自动驾驶应用”专场论坛,持续推动汽车产业智慧变革、绿色、安全发展。
第三代半导体工艺平台持续建设中,预计2022年完成建设。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牵头成立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北京)正在筹划,预计年底前完成挂牌。持续推进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器件、装备研发及企业落地。推进中科院物理所液相法碳化硅材料、北京大学硅基氮化镓外延材料技术研发并落地顺义,同时支持顺义装备企业半导体加工装备开发升级,助力顺义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
11 围绕创新链与产业链,向紧缺急需和战略型人才提供定制服务,更大力度吸引国际高层次人才落户,加大专业化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加快形成多层次创新人才生态。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12项 制定《2021年科技人才引进需求申报工作方案》,明确申报原则和申报条件要求。开发人才引进申报系统,向各相关处室、分园、企业开放端口,实现网上实时申报。报经委领导同意后,目前正在组织实施申报工作。
12 出台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人才支撑保障政策措施,探索实施针对外籍人才工作许可与居留许可的便利服务措施,开展永久居留、出入境便利、社会保险接续等制度试点,出台国际人才出入境10项措施。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13项 9月2日,与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密集会商研究,在2019年会同市人才局研究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正面清单制度思路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开展重点创新主体聘用外籍人才办理来华工作许可便利化试点工作的意见》,拟选取在京国家实验室和部分高等学校、研究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和重点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试点实施。9月9日经市科委主任办公会审议通过后,文件已与北京海外学人中心联合印发。
13 继续实施“北京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资助计划”等人才政策,集聚培养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优化首都高校学科设置,加强首都创新人才培养。加快推进高层次战略科技人才公寓项目开工建设,推进国际学校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国际人才社区、国际医院,构建国际化学术环境和生活环境,打造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地。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14项 开展科技新星评选工作。研究制定2021年科技新星计划实施方案,启动年度申报工作,共计666人申报,聚焦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新材料等高精尖重点产业方向。打造“星光璀璨、筑梦北京”科技人才合作交流平台,1-3季度围绕科技和人才政策、十大高精尖产业、成果转化等主题,举办政策宣讲、科技论坛、讲座路演等32期活动,约1250人次参加。       
14 深化中关村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开展中关村示范区新一轮政策创新,强化各分园政策清单、空间资源清单和目标企业清单“三单”管理,引导分园建设高水平专业化特色产业园。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15项 1.研究起草形成《关于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经市委财经委专题会审议通过后报科技部,由其正式报送国务院。目前,《若干措施》上会材料已获中央领导签批,将提请中央深改委会议进行审议。
2.推进实施分园三年提升发展行动方案2021年工作清单,开展分园重点任务、重点项目、重点指标监测评价。
3.开展中关村特色产业园申报工作,共收到96家园区申报,覆盖16个分园,申报园区特色产业领域覆盖示范区“241”高精尖产业体系,经审核调研,拟重点关注46家园区提升发展。组织开展特色产业园支持资金申报工作,已完成材料审核、现场考察和专家评审。
15 落深落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科创30条”等政策,对重大任务进行分解,确保改革环环相扣、有力落实。完善政策机制,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在全社会营造懂科技、敢创新、爱奋斗的浓厚氛围。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把好项目筛选、人才甄别、成果评鉴、市场转化等关键环节。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16项 1.持续按计划推进“科创30条”任务落实,按照两委合并后的处室重新明确任务分工,全面总结两年落实方案的完成情况,进一步梳理成效清单、问题清单和典型案例清单。
2.组织编制完成落实《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的《操作指南》《典型案例》《政策汇编》等。编制完成《关于打通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在京转化堵点若干措施》。研究拟订《技术经理人工作方案》。
3.在疫情防控科技攻关、强链工程等方面探索实施“揭榜挂帅”机制的工作经验基础上,经认真研究,已初步形成北京市揭榜挂帅工作方案,待委内专题会审议。
16 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在人工智能、5G、医药健康、集成电路、车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支持技术研发、测试检验、中试熟化、创业孵化等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等专业化孵化器能级提升。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18项 1.聚焦RISC-V开源软硬件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中科院计算所、中科院软件所等优势单位,开展面向高性能计算的开源RISC-V产品级处理器核以及适配的软件工具链技术攻关,推动RISC-V生态构建。推动在5G领域建设测试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构建基于多馈源紧缩场的5G毫米波测试平台,该平台是北京市首个面向5G毫米波基站射频OTA测试测量公共服务平台,能够全面满足3GPP标准针对5G基站设备射频空口测量的需求。2.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网联云控系统对外服务能力初步建立。高清视频数据、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等计算结果数据联通,统一基础数据底座汇聚完成。云控平台完成区域云和边缘云分布式基础架构建设,目前示范区28个路口能够实现逆行车辆、施工占道、车辆故障、异常停车等12类车路协同事件的识别和告警。3.面向纳入中关村高精尖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体系的平台征集、评审建设项目,目前正在履行平台建设项目支持委内决策程序。4.面向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高精尖产业,聚焦平台的服务性、开放性,支持智能制造和智慧物流机器人产业链一体化协同创新平台等11个科技服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预计完成后将服务企业上千家。5.持续开展孵化器相关问题研究,完成相关项目立项和资金拨付。
17 完善创业投资机制,吸引国内外创投机构聚集,建设国际创投集聚区。发挥大企业领头羊作用,激发中小微创新型企业活力,积极培育隐形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19项 1.会同朝阳区政府、市相关部门对《关于加快建设高质量创业投资集聚区的若干措施(报审稿)》进行了修改完善,拟于近期上报市政府。
2.已开展4场“新经济.新金融”品牌活动,持续为创投机构推送优质项目。
3.开展2021年度的天使和创业投资风险补贴征集及审核工作。
4.会同朝阳区政府、市相关部门对《关于加快建设高质量创业投资集聚区的若干措施(报审稿)》进行了修改完善,拟于近期上报市政府。
5.已开展4场“新经济.新金融”品牌活动,持续为创投机构推送优质项目。
6.开展2021年度的天使和创业投资风险补贴征集及审核工作。
7.开展企业日常服务,截至目前,累计收集191项需求,173项已办结,组织市领导和委领导走访独角兽企业4家,梳理潜在独角兽企业,推进独角兽企业成立事宜。
8.完成中关村科技型小微企业研发费用资金支持项目企业申报、形式审查、研发费用审核,确定支持企业名单和金额,形成支持方案,近期上会审议后拨付企业支付资金。
18 深化开放创新,发起和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国际联合研究计划,支持在京成立国际性学术自由联合组织。推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建设及成果落地,探索利用科技创新基金出资境外基金等新机制。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20项 1.支持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领域北京以色列联合研发计划2项,着力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建设,运用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升级、探索新型技术在交叉学科中应用;支持蛋白质组大科学计划国际培育项目,启动成立人类蛋白质组计划2.0 的国际合作组织机构,促进与国际科研、临床团队建立合作;持续推动境外非政府组织、研发机构在京设立代表处。
2.持续推动英国、芬兰等重点创新国家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建设及成果落地,支持北京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孵化平台、北京剑桥创新中心、北京赫尔辛基创新中心等建设,推进人才引进及合作交流,促进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项目落地,举办各类创新活动,服务本市企业走出去,提供国际创新交流服务。
19 推动自贸试验区具备条件的各项改革试点任务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实施。申报亦庄综合保税区。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24项 1.公司型创投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政策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落地实施。截至目前,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会同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证监局等部门组织开展了5场(3场线上、2场线下)政策宣讲活动,参加人员超过800人次。目前已有30户次中关村企业享受了中关村技术转让试点优惠政策,减免税额1.6亿元。
2.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落地实施。科技部批准在我市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政策试点,我委会同市财政局、北京市税务局制定发布了《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政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政策实施后,企业从申请认定到取得证书最长将不超过1个月,周期压缩80%以上。向海淀区、昌平区、怀柔区、朝阳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具备条件的区下放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家评审权限。
20 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和最佳实践,探索实施供地、融资、人才、技术、数据等要素配置的突破性政策。依据《深化北京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方案》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指导下,做好“在特定区域实施境外高端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符合条件的公司型创投企业按照企业年末个人股东持股比例免征企业所得税”等一系列政策在京落地工作。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25项 1.全国首创公司型创投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地实施。发布《关于转发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公司型创业投资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试点政策的通知》《关于转发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特定区域技术转让企业所得税试点政策的通知》。截至目前,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会同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证监局等部门组织开展了5场(3场线上、2场线下)政策宣讲活动,参加人员超过800人次。目前已有30户次中关村企业享受了中关村技术转让试点优惠政策,减免税额1.6亿元。
2.根据《北京市境外高端人才个人所得税补贴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我委积极配合市人才局,研究制定境外高端人才个人所得税实施细则。一是委领导牵头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北京市境外高端人才个人所得税补贴管理暂行办法》。二是针对我委负责的28类人才,研究形成每类人才的具体条件标准和清单。
21 高水平办好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探索建立市场化长效办会机制,线上线下相结合,扩大交易规模,着力提升国际影响力,为国家开放发展打造三块金字招牌。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30项 在组委会统筹指导及中央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由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中关村论坛,于9月24日至28日在京成功举办,正式升级为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取得了丰硕成果。习近平总书记作重要视频致辞,刘鹤副总理出席论坛并宣布开幕,2位外国元首在开幕式上视频致辞。论坛以“智慧·健康·碳中和”为年度主题,围绕“论坛会议、展览展示、成果发布、前沿大赛、技术交易、配套活动”6大板块举办60场活动,来自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嘉宾深入交流,累计10万人次线上线下参与。开展了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的宣传报道,《新闻联播》栏目连续播发5条报道,人民日报刊发报道13篇、1个整版报道,新华社刊发报道73篇,实现了论坛新闻天天有,论坛精彩时时见。
22 推动出台实施绿色金融、科创金融两个改革创新试验区方案。推动筹建中国国际绿色金融集团,支持北京绿色交易所拓展交易品种、搭建国际化绿色资产交易平台。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40项 配合市金融监管局、人行营管部加强与人行等国家部委对接,持续优化中关村科创金融试验区总体方案,加快申设中关村科创金融试验区。
23 加快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强金融科技标准创制,进一步推动“监管沙箱”政策落地实施。启动建设金融科技应用场景试验区和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中心。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41项 积极对接人行营管部参与“监管沙箱”试点,继续做好优质创新项目的入箱、出箱服务协调工作。支持筹办中关村“番钛客”金融科技国际创新大赛、中关村金融科技节、全球金融科技应用场景大赛、中关村论坛金融科技平行论坛等重大会议活动,推动金融科技产业创新应用。
24 着力发展财富管理、基础设施金融等新兴金融业务,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知识产权金融、绿色金融、文创金融等特色金融。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43项 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落地,开展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风险补贴资金、中关村企业并购支持资金、科技信贷支持资金等支持资金征集审核工作。
25 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新三板深化改革,做好企业上市服务,建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心,进一步发挥好首贷、续贷、确权融资中心作用。支持设立金融法院。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44项 1.进一步研究优化新三板服务科创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完善发行融资交易制度体系,研究小特精专企业培育计划。截至目前,我市共10家企业登陆精选层。
2.加强上市培育服务,推广新型上市方式。研究建立上市储备库,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战略新兴领域。持续开展企业培育活动。上半年中关村新增上市公司34家。 
3.启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征集审核工作,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培训。
26 支持自主可控的区块链专用芯片和底层技术发展,建设基于自主可控专用安全软硬件体系的区块链先进算力实验平台。建立人工智能算力算法数据一体化开放服务平台,推进技术超前、规模适度的边缘计算节点建设。布局卫星互联网、工业互联网。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54项 1.区块链方面,推动微芯院发布长安链2.0版本,完成区块链专用芯片配套板卡和运行控制系统研发。区块链平台方面,完成智能合约上链系统软硬件联调和完成区块链服务网络节点部署优化及数据统计产品设计,有序推进区块链先进算力实验平台项目建设准备工作,完成区块链支撑服务Baas平台启动链、组织管理、联盟链管理等核心功能开发。
2.人工智能方面,推动超大规模智能模型“悟道2.0”生态发展,已形成了多项典型应用。基于“悟道”大模型研发的“冬奥手语播报数字人”将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投入应用,可提供全流程智能化的数字人手语生成服务,方便听障人士收看赛事专题报道,提升他们的社会参与度和幸福感。OPPO小布助手依托“悟道”大模型研发出“智能生成式回答系统”,单条回答的建设成本降低了99%,凸显了大模型的应用潜力。目前,智源研究院正在发起成立“中关村悟道智能模型创新联盟”,新华社、央视、百度、阿里、华为、腾讯等30余家机构将共同参与,联合开展大模型和应用研发,推动构建智能大模型开放生态。
3、融合通信方面,2021年拟瞄准卫星互联网系统级技术、星间链路建链与组网、高频段宽带通信载荷等方向开展领域布局,目前已基本完成课题组织凝练工作,推动整星集成,带动星上芯片、部件研发,带动北京市龙头企业发展。
27 推动组建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探索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55项 1、推动微芯研究院深化与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的合作,利用区块链在数据确权、交易存证和交易溯源层面的应用,破解数据交易痛点问题,提升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水平,助力数据交易领域基础设施建设。
2、推动发布长安链2.0版本,在数据隐私、数据共享与交易基础理论等重点方向进行科技攻关,支持大数据存储技术、跨链技术、共识算法与通信协议等关键技术研究,提升区块链在数据透明、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技术供给,为区块链在数据交易领域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28 优化高精尖产业发展政策措施,按照细分领域,加强政策精准化匹配。完善市、区协同的项目推进和调度机制,建立全市共享的高精尖产业项目库。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57项 1.印发《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21-2023年)》,围绕提升原始创新策源能力、推动临床溢出效应显现、推动产业国际化高质量发展、完善产业发展生态、加强重点区域功能布局等5方面提出20项重点任务。
2.遴选高精密制造生产环境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等16家平台,为药物开发、智能汽车、高端装备等高精尖领域企业提供检验检测、科技咨询、知识产权等专业服务。遴选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19家工程技术机构,为国际国内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规划设计、施工咨询、科研开发、工程管理等服务,在国际、国内重点区域拓展市场并取得良好绩效。
3.遴选北京国电电科院检测科技有限公司等15家“两城”科技服务机构,围绕研发、检验检测、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领域,构建“高精尖”科技创新服务链条,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支撑。拟经我委行政办公会决策后予以经费支持。
4.区块链领域,推动微芯感知与建设银行成立北京商银微芯科技有限公司,深化长安链在供应链金融场景应用,探索建设面向金融领域的新型数字经济基础设施。
29 推进集成电路先进制造产线、集成电路装备、高端精密仪器和传感器、芯片设计等重大项目布局。实施集成电路研产一体突破工程,构建集设计、制造、装备和材料于一体的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高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62项 1.支持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上下游联合创新。聚焦全面自主可控模拟芯片BCD工艺短板,组织燕东微电子(代工厂)与美芯晟(设计公司)开展协同创新,协同开发兼容CMOS工艺、DMOS工艺的国内首家全国产化装备的8吋高压大电流BCD工艺功率集成系统平台。
2.持续支持开展高性能计算芯片、模拟芯片等技术攻关。聚焦国产高性能计算芯片生态建设,支持开展国产CPU翻译系统研制和国产GPU设计及整机研制;同时围绕高性能ADC、DAC、时钟芯片、放大器芯片卡脖子芯片,组织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30 促进新冠肺炎疫苗、体外膜肺氧合技术等产业化,新建10家左右示范性研究型病房,探索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型医院。推动药品器械创新研发和成果落地。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64项 推动新技术路线疫苗及关键技术加快研发。应对新冠病毒变异的科技攻关方案,推进重组蛋白、mRNA等多种技术路线新冠病毒疫苗和平台技术加快研发,并服务推进北京智飞绿竹承接中科院微生物所严景华团队新冠重组蛋白疫苗,云南沃森在京建设“北京沃森大兴疫苗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在京落地。推动清华大学张林琦团队与腾盛博药联合开发的中和抗体药物组合(BRII-196和BRII-198)加快研发,该药物是我国唯一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的中和抗体药物,预计年底获批美国EUA
31 推进专业领域产业互联网平台、高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氢能产业链等重点项目。坚持新能源化和智能网联发展方向,加快新能源高端车型量产,推动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和智能网联汽车验证示范。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65项 北京大兴区牵头,会同天津、河北、山东资源优势区域,联合申请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示范,2021年8月18日,财政部等五部委正式批复,京津冀城市群成成功入围首批示范城市群,计划在四年示范期内推动车辆应用规模不少于5300辆。
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一期主体建筑竣工,建成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加氢站,日加氢量可达4.8吨,并落地氢能上下游多家优势企业。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完成10公里城市道路、10公里高速公路以及1个AVP停车场等网联式自动驾驶场景的建设,并启动2.0阶段建设,持续推进车路协同技术创新,重点实施“强云、扩路、组网、联车、落图”五大专项,聚焦“政策监管创新、群智编队协同、智慧交通管理和展示中心规划建设”四类任务。
全球首台液氢分布式驱动重卡完成道路测试。
32 实施超高清产业行动计划,从技术、产品、服务、应用等多维度协同推进产业发展,构建全国领先的8K超高清产业集群。推动5G+8K应用示范,针对不同场景生态孵化一批商业化实体,组建北京超高清直播公司,建设超高清视频技术成果转化先导产业基地。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66项 在超高清视频领域,面向5G+8K共性关键技术,推动产品研发与应用。支持数码视讯研发5G+8K编码直播背包样机,已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中实现应用。支持利亚德研发完成一款像素间距为0.4mm 的8K超高清Micro LED显示模组,加速8K应用示范。
33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推进新一轮“智造100”示范工程,加快传统制造装备联网、关键工序数控化等数字化改造,建设一批智能化无人化标杆工厂。培育一批数字化服务商,落实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方案。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67项 实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工程,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数字化车间改造、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传统装备数字化水平、制造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一是搭建制造装备远程精益运维系统,运用5G网络构建实验室环境,完成整体工业现场实施环境搭建和设备稳定性联调测试。二是对离散型数字化车间进行网络规划部署,完成设备数据字典信息系统集成工作,开展线上应用及小批量生产工作。
34 促进在线教育、在线医疗、远程办公等发展,推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加快互联网医疗监管平台建设,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新业态。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70项 围绕医疗健康、绿色低碳等11大领域,在中关村论坛上现场发布北京市第三批应用场景30个建设项目,持续通过场景应用推动政府创新、企业创新。
35 加强顶层设计,布局全域应用场景,率先在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区”、冬奥园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区域建设一批示范应用场景。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81项 9月28日,2021中关村论坛技术交易暨合作签约活动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行。现场发布北京市第三批应用场景建设项目,30个应用场景项目覆盖城市管理、应急管理、智慧交通、绿色低碳等11大领域。引导良系(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筑创联建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副中心分院、新工(中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等设计机构落地张家湾。
36 实施“十百千”工程,建设“10+”综合展现北京城市魅力和重要创新成果的特色示范性场景,复制和推广“100+”城市管理与服务典型新应用,壮大“1000+”具有爆发潜力的高成长性企业。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85项 1.北京市第三批发布的30个应用场景注重关键核心技术和底层技术研发成果的应用,突出战略布局;注重场景建设与培育前沿产业先发优势,突出引领布局;注重全域应用场景建设,加快服务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需求,突出系统布局。
2.9月28日在2021中关村论坛召开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大会,会上成立了中关村数字化转型创新联合体,并发布了“中关村数字化转型百项技术解决方案名单”。
3.积极对接国家国资委和市属国资委,推动在京央企和市属国有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数字生产线改造等应用场景需求,筹备召开应用场景对接大会,推动中关村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与北投集团等国企对接。
37 启动教育、医疗行业云建设,支持在线疾病咨询、远程诊疗、云课堂等新模式,发展智慧交通、智慧市政、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旅游、智慧广电。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86项 1.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市医管中心完善形成了《北京市互联网医院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报审稿),已于5月中旬正式报送到市政府办公厅,待市政府专题会议审议。
2.对接通州区智能交通场景需求,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在通州区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中的应用。针对轨道交通消除钢轨异常波磨、轨道线路病害、降低车内噪声等需求,组织开展创新主体形成初步解决方案。
3.围绕慢性病管理服务、居家健康养老服务、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互联网健康咨询服务等六大类需求,建立老年人智慧化技术服务体系,实现养老服务的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38 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生态等领域,推动与北三县一体化联动发展。加快景山学校香河分校建设,引导适宜北三县发展的产业转移。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100项 研究梳理中关村科创资源在北三县布局情况。自2016年至今,中关村示范区在北三县地区设立分公司47家,设立子公司43家,涉及投资额15.24亿元,主要集中在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家具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领域。7月15日,联合通州区科技局赴燕郊高新区对接,并实地调研考察兴远高科产业园,根据燕郊高新区项目合作及科创资源合理布局需求,积极推动通州区科技局整合资源、开展工作对接,共同谋划科技协同工作。推动首都创新大联盟积极围绕北三县产业定位与城乡发展建设需求,以工业物联网为技术手段,组织策划智慧供热、智慧水务、智慧施工、智能制造、远程医疗等对接交流方案,并着手启动相关活动。
39 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落实好战略合作协议和支持公共服务提升的意见,推进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建设,“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三所学校实现竣工、医院主体结构封顶。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101项 1.向市政府报送《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发展规划》获批。2.会同中关村发展集团有关负责人与雄安新区管委会召开视频会议,共同研究推进雄安新区中关村园规划和建设。3.研究探讨推进雄安中关村科技园建设的合作方向。
40 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为抓手,强化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协作,在津冀布局更多产业链项目和创新成果应用场景,促进北京空港、陆港与天津港的规划衔接和融合,强化区域“三链联动”。推进京张文化体育旅游产业带建设。办好“京津冀之声”广播,打造协同发展的政策信息发布平台、工作创新推进平台、发展成果展示平台,营造协同发展良好氛围。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104项
7月9-10日,中关村社会组织联合会主办、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承办的“2021年科技服务创新发展”系列活动之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首届先进功能材料创新大会成功举办,会议推动中国技术交易所承接河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建设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网,支持北京市技术成果加速匹配河北用户方,目前系统已入库技术供给7.4万条,入库专利供给2.6万条,企业需求登记8478条,技术专家达到3197位。1-8月共计组织召开40场次供需对接、政策宣讲等活动,广泛宣传条件平台开放科技资源和服务;组织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成员单位面向河北、天津开展测试检测、联合研发、技术转移等各类科技服务,服务企业33家,服务合同额达622万元。
41 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加速推动淘汰更新国三标准汽油车,继续加大对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执法监管力度。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140项 4月9日,经市领导批示同意,北京市新能源汽车联席会议办公室已调整至市经济信息化局,我委已无相关职责
42 实施现代种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建设,协同其他各区特色种业发展。推进平谷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抓好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建设项目。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158项 1.推进北京通州国际种业园区建设。支持推动园区打造科研、企业孵化、会展展示、交易交流、公共服务五大功能,为种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优质高产多抗作物新品种培育提供快捷高效、高通量的科技支撑服务。协调引导了涉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落户园区,在动植物分子育种、植物表型组研发、种业大数据研发等关键技术方面开展合作。目前已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及科研单位60余家落地园区。
2.立足平谷主导产业,推动以北京市华都峪口企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单位的北京市蛋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平谷区搭建家禽技术研究创新平台开展蛋鸡品种培育、良种繁育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推动平谷畜禽种业创新发展;搭建农业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和基地,支持张福锁院士团队在平谷建立了大桃绿色农业生产示范区,并已经在土壤修复,大桃品质提升等方面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创新团队开展了实质性技术合作,并将科技成果落地平谷。
43 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推进中国(北京)国际视听产业园、京津冀视听走廊建设,积极培育电子竞技、科幻产业、网络视听、动漫游戏等文化业态,抓好国家级和市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192项 支持开展“基于计算成像技术的多相机阵列和动态建模算法研究及设备研制”“人工智能数字人引擎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基于新一代渲染架构的动作捕捉与虚拟现实ERA三维可视化引擎研制”“基于实时渲染的虚拟拍摄引擎制作开发”等科幻产业技术创新研究。
5月22-27日举办“科幻世—科技艺术概念展”;5月23日举办“科幻世:科幻产业高峰论坛”。
9月23日举办2021年“科学创享、共幻未来”国际科幻主题论坛;9月27日举办北京国际电影节科幻电影制作论坛。
北京地区6家机构被认定为第四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分别为:故宫博物院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完美世界(北京)软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北京影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中文在线数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新维畅想数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44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完善“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常态化防控机制。修订完善市区两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各类预案的相互衔接,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235项 1.制定冬春季节和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以及《关于“五一”假期有关安排的通知》《关于端午假期有关安排的通知》、《关于“十一”假期有关安排的通知》等,根据本市常态化疫情防控政策及时调整委内防控要求,坚持落实“零报告”制度,每日及时报送疫情防控统计情况,坚持做好干部健康监测和离京报备纪律工作。截至9月底,未发生聚集性疫情,全委系统实现“零感染”。共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8次,累计报送委内疫情防控情况日报告275期。
2.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为社区常态化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3.认真落实全市疫情防控有关要求,严格督促相关单位责任人落实“四方责任”,落实委直属单位下属企业(协会)、承租单位“日报告”制度。深入各基层单位开展疫情防控专项督查和经常性检查抽查,推动工作落实到位。
45 持续做好社区、公共场所、特殊场所、人员密集和空间密闭场所等常态化防控,加强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疫情防控。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238项 1.在两委原有工作基础上,合署办公后及时成立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完善工作机制。召开委内疫情工作专题会,并形成日报告。
2.加强重要会议活动疫情防控管理,持续加强会议室等公共场所清洁消毒通风。对下属未完成脱钩的协会、未完成清理的企业、以及所辖商务楼宇、承租单位房屋等各类机构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检查督促,不留死角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46 优化核酸检测产品,提高效率、缩短时间,提升技术水平。优化“健康宝”功能。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239项 在诊断试剂方面,针对早期无症状感染检测、区分感染人群和疫苗接种人群检测、抗体快速检测技术等科技攻关方向,支持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万泰生物等优势团队牵头的6项科技攻关项目,同时推进清华大学郭永团队的数字PCR核酸检测试剂完成了国家药监局的生产体系考核,进入发补阶段。
47 有序实施新冠疫苗接种方案,对重点人群优先进行接种,逐步实现“应接尽接”,筑起人群免疫屏障。加快北京市疫苗检验中心建设。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240项 作为疫苗供应组专班办公室,配合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做好企业生产运行全周期服务保障,服务保障本市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顺利进行。目前已配合全市完成超过4000万剂接种工作。
48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从严从实抓好中央第六轮巡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反馈问题整改。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264项 1.扎实抓好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针对市委整改方案中涉及我委7个问题17项整改任务,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细化57条具体措施和53项预期整改成果。统筹全市科技领域整改任务,汇总形成127条具体措施。建立周调度、周反馈机制,确保整改工作见底见效。先后向市领导专题汇报整改任务进展情况6次,召开整改工作推进会9次,报送整改台账18次和进度表14次。截至8月25日,市委整改方案中涉及我委和市相关部门科技领域的7个问题17项整改任务(含北京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4项)已全部完成,完成率100%,已形成《“十四五”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行动计划》等制度性成果32项。
2.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印发《委党组关于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施方案》,制定《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引导各处室和直属单位结合业务工作,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已落实18项任务,余1项正持续推进。
49 结合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265项 1.组织各基层党组织和党政领导干部坚决做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服务保障工作,积极参加和组织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发挥党支部政治核心作用。
2.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委系统范围内组织“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开展“讴歌建党百年初心、奋进科技创新伟业”诵读、“我向党说句心里话”寄语和短视频征集、党史学习系列征文等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赴北京大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赴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北京航天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团结奋进。开展委系统“两优一先”评选表彰、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共产党员献爱心”捐献、党史知识竞赛、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等工作,在全委营造昂扬奋斗、积极投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良好氛围。共组织中心组学习18次,其中研讨交流4次。
3.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宣传。7-9月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创业中关村微信号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发布90篇。科技北京微博、头条号发布95篇。创新创业中关村微博、头条号发布105篇。
50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更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266项 1.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组织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修订《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经人大三审后于7月9日发布,进一步明晰相关部门职责。持续推进科创中心立法预案研究工作,召开一系列座谈会。
2.制定了《2021年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
3.提高执法能力认真学习,召开行政执法工作座谈会,参加行政执法现场检查。筹划举办依法行政培训班。
4.按照“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及时在政务网站公布有关执法信息。
5.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依法行政的生动实践。
51 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市政协提案。自觉接受司法监督。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267项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扎实做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我委今年承办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共计250件(单办4件、主办78件、会办163件、部门参考5件),具体为:全国人大建议2件,其中主办1件、会办1件;全国政协提案4件,其中主办2件、会办2件;市人大建议55件,其中主办14件、会办36件、部门参考5件;市政协提案189件,其中单办4件、主办61件、会办124件。与去年相比,在2020年两委办理建议提案数量加总的基础上又新增了16.3%。截至目前,已全部办理完毕。
2.积极配合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一类代表建议、市政协科技委“探索新型举国体制”联合调研组做好调研和座谈会安排工作。
52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提高“七种能力”要求,加强公务员教育管理,引导激励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奋发有为建功新时代,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272项 组织举办“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专题培训班,促进全市科技领域干部知识更新,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奠定坚实组织基础。研究制定《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管理办法》,健全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组织举办“医药健康协同高研班”“事业单位人事干部培训班”等专题班次,助力提升干部素质能力。积极选派干部参加中青班、任职班和专题班等全市层级组织的各类班次。顺利接受全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教育培训专项检查。筹备组织第四季度全委处职领导干部培训班。高效推进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随机抽查工作。组织完成2020年度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奖励工作。认真做好赴沈阳挂职干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驻港澳联络处工作人员和冬奥组委借调干部的推荐选派工作。
53 完善各级各部门分工协作责任机制,加大督查力度,优化绩效考核,构建上下贯通的抓落实体系,坚持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273项 1.做好两委合署办公过渡期的各项市政府重点工作的分工、督查与推进。
2.围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布局,结合市科委、中关村合署办公要求,加强协同配合顶层设计,优化绩效考核,细化梳理机关处室和直属事业单位职责分工和衔接,加快融合,提高效率
3.扎实做好政策解读和企业服务工作,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北京市12345市民热线服务中心派单279件,未出现超期情况;在每月考核排名中,1、2、4、8、9月均名列全市委办局第一名。
54 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压减非紧急、非必须项目支出,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完善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健全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274项 第三季度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严格按照市财政局有关要求,在保证资金安全的情况下,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每月编制月度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督促委内各部门按照预算执行计划加快预算执行。积极落实《北京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快支出进度和盘活存量资金的通知》(京财预[2019]275号)的精神和要求,截至于9月30日向市财政局共上缴结余资金7981.11万元。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根据市财政局关于全市绩效管理的工作安排完成了2021年预算绩效运行监控和成本预算绩效分析工作。对2021年部门预算200个项目(含2个重点项目)的开展了绩效运行监控工作。选取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科技奖励奖金及奖励相关工作项目和中关村管委会全国双创周北京会场主题展及相关活动工作委托2个项目开展了成本预算绩效分析工作,上述绩效工作结果将应用于2022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
55 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切实为基层减负。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276项 1.加强委系统会议统筹,能不开的坚决不开,可合并的坚决合并,将确需召开的会议改为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不定期摸底,清理工作简报,规范报送范围。根据2021年年初制定的发文计划,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委文件统筹,严控公文数量,提高公文质量,将精简文件落到实处。
2.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中秋期间开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节前提醒和监督检查,对全委系统党支部重点岗位人员开展节前约谈提醒。开展违规配备使用公车、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违规吃喝四类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编印工作方案,集中自查自纠,锲而不舍巩固作风建设成效。
56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一线解决实际问题,多到改革开放前沿学习先进经验。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277项 1.委领导结合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点工作,深入新型研发机构、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等创新主体开展调研500余次,研究制定《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十四五”时期发展建设规划》《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发展规划》等,围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自然指数-科研城市以及前沿领域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等开展调研并形成研究报告,围绕打通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堵点等热点难点问题积极研究解决措施。
2.积极组织相关处室、中心,先后参加“2021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2021年浦江创新论坛-全球技术转移大会”、“2021第十五届中国西安国际科学技术产业博览会”。参会参展结束后撰写相关工作调研报告,为我委工作开展提供相关参考。开展科技协作与区域合作对接工作,3季度共接待陕西、浙江、湖北、山西、兴安盟、天津滨海、乌鲁木齐、内蒙古等外省市团组共计19批次。与此同时,借助于日常接待机会,先后整理谈参资料,为市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57 层层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深入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强化常态化“经济体检”结果运用,坚决惩治各领域腐败问题,树立干部清正、政府清廉的良好形象。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278项 1.结合日常抽查检查,将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记实手册记录情况纳入2020年度全面从严治党检查考核内容,督促各基层党组织规范记录,认真抓好落实。
2.外部审计强服务重细节,配合市审计局开展8项审计任务,其中4项已完成(2项已完成整改),对接9个审计工作小组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内部审计监督,财务审计结果报委党组会审议通过,下发整改通知和审计发现问题督促对照自查清单。
3.强化对基层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党史学习教育、保障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落实疫情防控、意识形态责任等的监督。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学习警示教育典型案例读本和家风建设学习读本,及时通报曝光典型案例。开展联合驻点监督检查共性问题整改,按照坚持“清单化”台账管理原则,按季度跟踪督查整改进展情况,强化标本兼治,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
58 加快实施“科技冬奥”项目,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5G+8K、智能网联汽车、数字人民币等新技术在冬奥场景落地应用。 市政府工作报告第284项 面向场馆多场景人工智能技术在水立方完成多场景智能安全预警防控应用系统和全人种“一脸通”智能通行应用系统的试运行,在速滑馆完成多场景智能安全预警防控应用系统现场实施及系统调试;服务型机器人已在北京冬奥村、延庆冬奥村、五棵松体育馆、首钢TOC、西大庄科村、冬奥定点医院、大兴机场、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等地部署57台;已研发一整套基于5G+8K技术的沉浸交互式数字化社区博物馆展示系统,并完成了一个示范场馆的实施搭建和数字内容制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