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国家实验室建设“三条主线”并进,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取得标志性成果,科技体制改革实现突破性进展,科创中心建设实现了新的跃升。

一、基本情况

(一)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本年度,我委强化任务预案管理,注重过程进度跟踪,着力推动任务落实,所承办的31项市级日常履职考核清单任务、69项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243项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均圆满完成。

(二)全面落实绩效专项工作。一是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完善依法决策机制,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严格履行对外合同合法性审查制度,全面落实依法行政各项任务;二是全面做好预算管理,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三是加大政务服务力度,大力推进“一网通办”,落实“接诉即办”工作机制,提高响应率、解决率和满意率,全年有4个月考核名列全市各委办局第一。

(三)科技支撑首都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6%以上,基础研究占比16%左右;1-10月,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超过7.4万件,同比增长9.8%;中关村示范区实现企业总收入6.7万亿元,同比增长1.9%;1-11月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约6676.8亿元,同比增长16.4%。《自然》集团牵头发布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2》显示,北京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中位列第3。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北京在全球百强科技集群中排名第3。北京连续六年蝉联“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榜首。

二、2022年重点工作情况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中关村先行先试,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迈出新步伐。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支持中关村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24条重大举措,已出台国家和市级配套政策40余项,推出基础研究税收试点等一批突破性政策措施。组织力量编制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稳步推进分园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分园发展问题诊断书和改革提升建议。印发实施中关村示范区“1+5”系列资金支持政策,聚焦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生态、推动国际化发展等,构建形成新的资金框架体系。科技体制改革推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委深改委在科技领域部署的8项重点任务全部完成,科技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年度24项重点任务顺利实施,形成了一批重要制度成果,取得明显改革成效。

(二)全力服务保障国家实验室建设,战略科技力量实现新壮大。昌平、中关村、怀柔三个国家实验室实现入轨运行。12家在京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首批标杆全国重点实验室。持续布局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开展阶段性评估,新支持建设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组建一批创新联合体,小米牵头组建全国首家国家级创新联合体(3C智能制造)。实施科技冬奥专项,200多项新技术在冬奥会应用,科技成为冬奥一大亮点。着力支持科技抗疫,我市国内首款新冠中和抗体药获批上市并商业化生产,2款新冠广谱药物鼻喷剂研发进展居国内前列,全球首个数字PCR新冠检测产品获批上市,两支灭活疫苗累计向全球贡献55亿剂。

(三)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持续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坚持“四个占先”,量子信息领域,建设了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将量子直接通信距离提升到100公里,百度网讯、启科量子等4家企业上榜全球量子计算技术发明专利TOP100;人工智能领域,发布“九鼎智算平台”及高精度智能线虫“天宝1.0”,“小数据、大任务”路线研究取得新进展;区块链领域,发布自主可控的软硬件技术体系长安链2.3和海量存储引擎“泓”;生物技术领域,1个创新药获国家批准、15个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上市,数量均居全国前列。集成电路产研一体突破,持续实施双“1+1”工程,搭建国内第一条8英寸硅光量产工艺线并开发量产工艺,自主研发出CCP介质刻蚀机。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产业“双发动机”发挥引领作用。

(四)加快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新活力。参与制定《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方案》。开展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实行校企联合、工学交替,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坚持“一业一策”,加大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力度,推动制定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专项引才政策,引进一批相关领域顶尖人才。成功举办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暨创业大赛。积极开展科技人才计划优化整合,实施“科技新星”“雏鹰”“朱雀”等人才计划。积极推广“揭榜挂帅”机制,扩大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赋予科研单位和团队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及技术路线决策权。

(五)聚焦国际化发展,推动开放创新形成新格局。印发实施《关于支持外资研发中心设立和发展的规定》,出台20条支持措施,认定首批外资研发中心29家。营造国际创新交流合作浓厚氛围,成功举办2022北京智源大会、北京国际学术交流季等活动15场,160余位境外嘉宾参会,国内外诺奖或院士演讲嘉宾39位。加快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三地签署第三期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协议,实现三地科技成果转化数据共享,推动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建设。1-11月,全市流向津冀技术合同5271项,同比增长15.6%;成交额368.1亿元,同比增长33.4%。

(六)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机关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顺利完成两委合署办公机构调整工作。组织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中关村论坛视频致辞等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赴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北京大学校史馆、两弹一星纪念馆、中国航天员中心等参观见学,高质量做好为群众办实事工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管好用好意识形态各类阵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发展战斗队”战斗力明显提升。

三、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全会、“两会”工作部署,推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科技强国作出首都贡献。

(一)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强化对国家实验室的服务保障,推动国家实验室高质量运行。推进在京全国重点实验室体系化发展,加强在京标杆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稳步推进市级重点实验室体系优化重组。印发本市基础研究领先行动方案,探索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围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颠覆性技术攻关,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在京高校院所、企业、医院等创新主体作用,建设龙头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大合力。

(二)努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不断改革优化创新生态。推动中关村24条试点政策推广至示范区全域,压茬推出新的试点政策。实施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形成可以落地的重要抓手性措施。持续做好先行先试政策研究储备,围绕财税金融、人才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和关键环节提出中关村示范区下一批先行先试改革措施,压茬推进、滚动开展。持续深入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研究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若干措施。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项目、“科技新星计划”,开展服务科学家创业CEO培养试点,完善科技人才培养支持体系。高标准办好2023中关村论坛。

(三)加快培育高精尖产业,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持续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产业“双发动机”,推动超导量子计算芯片软硬件等取得阶段性成果,开展高性能计算芯片、EDA工具等核心技术攻关,加快AI医疗、细胞基因治疗、脑机接口等领域布局,加快培育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推进广谱、防传染、方便可及的新冠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推进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发展,力争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成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