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2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究专题项目“基于荧光寿命成像的多巴胺探针与高速双光子显微镜的开发与应用”的支持下,北京大学李毓龙团队在开发并使用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荧光探针实现超高灵敏度双色成像方面取得进展。

李毓龙团队报道了全新的红色5-HT荧光探针和更灵敏的绿色5-HT荧光探针,并且使用这些探针研究了不同生理和病理过程中5-HT的时空动态特征。新一代红绿双全的5-HT荧光探针就像照亮大脑的明灯,为研究人员直观地“看见”5-HT的时间和空间动态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并且能够以更高的灵敏度“看得清”、通过双色成像在神经化学信号种类上“看得多”、结合大尺度成像技术在成像区域上“看得广”。相关成果以题为“Improved green and red GRAB sensors for monitoring spatiotemporal serotonin release in vivo”的研究论文发表在Nature Methods上。

李毓龙教授进一步优化了5-HT荧光探针,实现了“从1到100”的提升,近年来已经开发出数十种荧光探针,相关工作已经发表在Cell、Science、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Methods、Nature Neuroscience和Neuron等国际期刊上。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