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家企业签约参展2024年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北京日”主题活动17个重大项目现场签约……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新一届进博会的如期召开,正是中国扩大开放,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的生动写照。“老朋友”如约回归,“新面孔”纷纷加入,都彰显出不断深耕中国市场、共享发展机遇的决心。

“北京日”招商总额超10亿元

11月6日,北京市交易团在第六届进博会期间举办“北京日”主题活动,以“投资北京 共赢未来”为主题,开展招商引资推介活动。据了解,北京正着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即将出台的服务业扩大开放2.0版方案,聚焦科技、数字经济、服务业、金融等领域深化制度创新,将推出扩大增值电信业务开放、扩展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等170余项先行先试措施。

在政策推介环节,市“两区”办专职副主任刘梅英介绍,2020年,北京获批两个国家级对外开放平台,即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标志着北京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试点以来,累计落地首创性或突破性政策200余项,带动全国首家新设外商独资券商、全国首家外商独资保险资管公司等一批标志性项目落地,累计落地外资企业5000多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559亿美元,占全国的近9%。

今年前三季度,北京地区生产总值3.17万亿元,增长5.1%,新设市场主体增长22.1%,新设外资企业1238家,同比增长12.1%,地区进出口总额2.68万亿元,其中进口额2.24万亿元。北京经济正在平稳复苏,显示出蓬勃发展活力。

北京正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今年北京共有25个大型商业设施开业,新增240万平方米商业设施,未来还将启动环球度假区二期建设,改造新建一批商业综合体,扩大高品质消费。营商环境方面,北京正在全面落实营商环境6.0版改革方案,以“一业一证”改革、“一件事”集成服务、“一体化综合监管”等改革为牵引,带动全链条审批、监管、服务优化提升。即将出台的《北京市外商投资条例》,进一步保护外商合法权益,为外资企业提供更加稳定、公平、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活动上,北京市176个招商引资重大项目进行了现场发布,17个重大项目现场签约,包括7个采购订单和10个投资项目,涉及招商总额超10亿元。7个采购签约涉及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汽车及零配件、珠宝等;10个投资项目涉及土地开发、商务合作、企业总部、文旅开发等四大类,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项目、生物科技、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人工智能、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等产业。

65家企业签约参展下一届

从不发达国家到发达国家,从初创公司到世界500强,从智能制造到农食产品……进博会串联起跃跃欲试的全球企业和摩拳擦掌的国内客商。为了抢先抓住进博会中的各种机遇,11月6日,2024年第七届进博会签约仪式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首批共有65家企业签约参展2024年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在会上通报2023年展盟及专委会工作情况时表示,本届进博会迎来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吸引超过3400家参展商和近41万名专业观众注册报名;超过7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覆盖五大洲,其中11国首次参展,34国首次线下参展,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达到近300家,超过历届水平;超过40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发布,各地方和有关部门39个政府交易团和4个行业交易团,下设750余个交易分团到场观展采购;专业配套活动和人文交流活动覆盖面更广,呈现新特色;百余场配套现场活动正在密集开展,涵盖政策解读、贸易对接、投资促进等人文交流活动,参与的国别省份与展台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孙成海说,展盟是进博会越办越好的重要贡献者,专委会会长单位发挥了优势,助力进博会越办越好,理事会成员发挥带头作用,早早锁定了第七届进博会的入场券。截至目前,已经有90多家展盟的成员确认参加第七届进博会。2024年展盟理事会成员共42家,均为全球500强或行业龙头企业,并全部确定参加第七届进博会。

在当晚的展盟大会上,又有60多家参展商和组展机构集体签约第七届进博会,其中包括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杜邦、法国农业食品委员会、赛诺菲、爱德华生命科学、高通、德讯、雅诗兰黛、霍尼韦尔、梅赛德斯奔驰等。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