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延庆区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支持办法》正式发布,推出涵盖企业培育、研发投入、平台建设等领域的多项举措,旨在打造绿色“高精尖”产业创新高地。
3月30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低空技术产业专场活动上,《延庆区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支持办法》正式发布,支持办法共10条,其中涉及资金支持办法6条。新政以“免申即享、精准滴灌”为核心,通过“零材料、零跑腿、零打扰”的智能服务模式,为科技企业送上“政策红包”。
据了解,原政策《关于加快延庆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支持办法》于2022年11月21日印发实施。办法执行两年多来,共支持企业171家。园区营业收入由1154.3亿元增加至1267.3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从211家增加到274家,专精特新企业保有量由32家增长到67家,政策实施有效起到了引领园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此次新政的亮点是推出“免申即享”机制,企业“坐等”资金到账。对于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无需提交繁琐材料,系统自动比对数据后直接拨付资金,真正实现“政策找企业”。例如:对首次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的企业,50万元奖励“自动到账”;新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万元支持“一键直达”,企业还将享受2万元申报材料补贴;更是针对通过绿色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等形式技改提升的企业最高支持200万元资金支持,推动检测认证、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智造服务”转型。
“以前申报政策要填几十页材料,现在按照新政策,以后连申请表都不用交,钱就直接可以打到账户了,对这项政策我非常期待。接下来,我要带领团队继续进行科技创新,今年要申报“专精特新”企业!”北京翔翼飞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慕艳艳说。这家专注无人机研发的企业,去年刚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新政出台后,他们将成为首批“免申即享”受益者。
“研发压力小了,创新步子大了” 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孙艳梅指着实验室里的新型航空材料说道,“我们去年研发投入超9000万元,新政将研发支持从‘增量考核’改为‘增幅激励’,让企业敢放手投入长期技术攻关。这笔钱正好用于引进高端检测设备,突破‘卡脖子’工艺。”
“2025年,政策兑现资金预计达到2200万元,企业只需专注搞创新,剩下的交给政府!”延庆区科信局负责人表示。
从智能电柜到基因编辑小鼠,再到无人机,在延庆这片热土上,无数中小企业努力拼搏,洋溢着创新创造的热情和活力。未来,区科信局将强化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持续完善创新创业政策服务体系,继续培育高质量创新主体,让好政策与好服务吸引更多创新主体在延庆加速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