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市科技惠民计划管理办法(试行)》的制定背景及意义?
2012年,科技部、财政部正式发布了《科技惠民计划管理办法(试行)》,目的是在基层示范应用一批综合集成技术,推动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的推广普及。为贯彻落实《科技惠民计划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细化北京市科技惠民计划项目申报、实施管理与验收考核等内容,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与权限、项目管理与监督,进一步规范北京市科技惠民计划项目管理工作,特制订《北京市科技惠民计划管理办法(试行)》。
二、《北京市科技惠民计划管理办法(试行)》的制定说明?
《北京市科技惠民计划管理办法(试行)》将项目组织申报、评审推荐、实施管理、验收考核等部分内容进行了细化,明确了项目的支持范围、申报条件、可行性论证、专家评审、项目立项、监督检查、年度执行情况报告、重大事件报告、项目调整及终止、经费下达、预算执行、验收申请、验收方式、验收标准、未通过验收项目处理、推广方案制定报送以及后期推广激励政策等。
三、《北京市科技惠民计划管理办法(试行)》的制定过程?
市科委与市财政局成立了《北京市科技惠民计划管理办法(试行)》起草制定小组,充分研究了科技部、财政部《科技惠民计划管理办法(试行)》、《科技惠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学习借鉴了我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经验,并对起草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了专题沟通研讨。工作组先后举行多次会议,广泛听取了市级各业务主管部门、委内相关处室及代表性承担单位等的意见和建议,并做了修改完善。《北京市科技惠民计划管理办法(试行)》已由市科委法制机构进行了合法性审核并经市科委主任办公会讨论审议通过。
四、《北京市科技惠民计划管理办法(试行)》的主要内容?
《北京市科技惠民计划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本市科技惠民计划项目的全过程管理要求,进一步细化了组织与申报、评审与推荐、实施管理与验收考核等全过程管理中的各阶段工作。
《北京市科技惠民计划管理办法(试行)》共八章36条,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章“总则”共3条,规定了《北京市科技惠民计划管理办法(试行)》的制定目的和依据、适用范围以及指导原则。
第二章“管理职责”共3条,规定了北京市科技惠民计划项目管理体系及各方的职责。
第三章“项目组织与推荐”共11条,规定了北京市科技惠民计划项目的支持范围、申报条件、承担单位条件、项目申报材料要求、项目专家评审以及推荐立项流程。
第四章“项目实施与管理”共6条,规定了北京市科技惠民计划项目的过程管理要求,包括项目年度执行情况报送、重大事件报告、监督检查及调整终止等。
第五章“项目经费管理”共5条,规定了北京市科技惠民计划项目经费使用原则、经费拨付、财务检查、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报送、预算调整执行等内容。
第六章“项目验收与考核”共4条,规定了北京市科技惠民计划项目验收条件、验收流程、验收材料要求等内容。
第七章“项目推广与激励”共3条,规定了北京市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实施成果推广方案的制定与报送、后期推广的激励政策以及知识产权、保密事项等。
第八章“附则”共1条,规定了办法的解释权属以及生效日期。
五、“北京市科技惠民计划项目”何时申报?
按照科技部的通知要求,市科委联合市财政局开展北京市科技惠民计划项目申报工作, 市科委将在科委网站(www.bjkw.gov.cn)“通知公告”栏目发布项目组织申报通知,具体说明申报的具体事项和时间要求等。
- 相关解读: